寿:用物献给长者祝寿。
华山四周都是石壁,所以山脚没有高大奇特的树木;一直上到峰顶,则松柏大多有三人围抱粗;松树全是五针松,松子和莲子一般大,间或遇到没掉落的松果,采下来吃,鲜味、香味都特别好。太和山则是四面群山环抱,百里以内茂盛的森林丛密分布,大树遮天蔽日、高耸入云;靠近太和山的数十里范围内,三人围抱粗的奇异杉树和老柏树,连续不断地长满山坞,是因为朝廷禁止砍伐才长得如此茂盛。嵩山、少室山之间,从平缓的山脚上到绝顶,树木被砍伐得所剩无遗,只有三棵将军树巍然耸立着。山峰、峡谷、河川、平原各种地势,季节相同而天气物象不一样。我从嵩山、少室山出来时,才看到田里麦苗青青;到了陕州,杏树刚刚开花,嫩绿的柳枝随风摇摆,十分动人;进入潼关,大路平坦,高大的杨树立在道路两旁,梨树、李树高低不齐;等到转到泓峪,却是层层的冰冻积雪遍布山谷沟涧,真是春风不度的地方啊。经过坞底岔时,又看到杏花开放;从龙驹寨出去,桃红柳绿,弥漫在烟雨中,所到之处一片春色。忽然想起已到清明时节,不由触景生情。于是从草店启程,经过二十四天,在浴佛节第二天到家。用太和山的榔梅为老母亲祝寿。
游五台山日记山西太原府五台县
五台山又省称“台山”,位于山西五台县东北与繁峙县东南。五峰高耸,峰顶平坦宽阔如台,故称“五台”。东台称“望海峰”,南台称“锦绣峰”,西台称“挂月峰”,北台称“叶斗峰”,中台称“翠岩峰”。五座山峰环抱,绕周达250公里,五峰之外称“台外”,五峰之内为平坞,称“台内”。山中气候凉爽,九月积雪,四月解冻,故又称“清凉山”。该山传为文殊菩萨道场,与浙江普陀山、安徽九华山、四川峨眉山合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。五台山有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,现台内有寺庙39座,台外有寺庙8座,其中显通寺、菩萨顶、塔院寺、罗喉寺、殊像寺合称五台山五大禅寺,砖、石、木材、金属结构的殿堂、楼阁、宝塔、牌坊具备,历史和艺术价值甚高。太原府为明代山西布政司的治所,治阳曲,即今山西太原市。五台县隶太原府代州,即今山西五台县。
崇祯六年(1633)徐霞客北上入都,以后到山西游五台山和恒山,绕了一圈返回北京。《游五台山日记》就是这年徐霞客游五台山留下来的游记。
徐霞客于七月二十八日离开北京,途经保定,八月初四日过阜平县,初五日进入山西界。五台山的范围较大,各台间的距离也较远。徐霞客用四天时间,游遍南、西、中、北四台。他详记了山川大势,山中特殊的气候,“非神力不能运”的建筑,“天花菜”等特产。他记录了形状特殊的清凉石,终年不化的“万年冰”,由于季节性的冰冻与解冻交替作用而形成的“龙翻石”,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地貌学资料。
癸酉七月二十八日] 出都为五台游]。越八月初四日,抵阜平南关]。山自唐县来],至唐河始密,至黄葵渐开],势不甚穹窿矣。从阜平西南过石梁,西北诸峰复嵱起]。循溪左北行八里,小溪自西来注,乃舍大溪,溯西溪北转,山峡渐束。又七里,饭于太子铺]。北行十五里,溪声忽至。回顾右崖,石壁数十仞,中坳如削瓜直下。上亦有坳,乃瀑布所从溢者,今天旱无瀑,瀑痕犹在削坳间。离涧二三尺,泉从坳间细孔泛滥出,下遂成流。再上,逾鞍子岭。岭上四眺,北坞颇开,东北、西北,高峰对峙,俱如仙掌插天,惟直北一隙少杀]。复有远山横其外,即龙泉关也,去此尚四十里。岭下有水从西南来,初随之北行,已而溪从东峡中去。复逾一小岭,则大溪从西北来],其势甚壮,亦从东南峡中去,当即与西南之溪合流出阜平北者。余初过阜平,舍大溪而西,以为西溪即龙泉之水也,不谓西溪乃出鞍子岭坳壁,逾岭而复与大溪之上流遇,大溪则出自龙泉者。溪有石梁曰万年,过之,溯流望西北高峰而趋。十里,逼峰下,为小山所掩,反不睹嶙峋之势。转北行,向所望东北高峰,瞻之愈出,趋之愈近,峭削之姿,遥遥逐人,二十里之间,劳于应接。是峰名五岩寨,又名吴王寨,有老僧庐其上。已而东北峰下,溪流溢出,与龙泉大溪会,土人构石梁于上,非龙关道所经。从桥左北行八里,时遇崩崖矗立溪上。又二里,重城当隘口,为龙泉关。
]癸酉:指崇祯六年,即1633年。
]都:指明代京师,在今北京。
]阜平:明为县,隶真定府,即今河北阜平县。
]唐县:隶保定府,即今河北唐县。
]黄葵:今作“王快”,在阜平县东境,唐河北岸,附近有王快水库。
]嵱(yǒnɡsǒnɡ):上下众多的样子。
]太子铺:今名同,在阜平县稍西,沙河西面。